寺廟作為「上層建築」宗教現實中的實體,是傳播宗教文化的載體。圍繞寺廟所延伸的經濟形式是中國古代封建經濟形式之一,而寺廟經濟在其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對當時的封建王朝的階級統治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覆滅後的寺廟經濟對後世漢傳佛教寺廟的管理起著前車之鑒的作用。
一 萌於東漢,產生髮展於東晉,寺廟經濟與宗教傳入、莊園經濟、土地耕作相輔相成「寺」在東漢前一般是官差辦公的辦公大樓,例如大理寺是管刑事的部門,還有鴻臚寺等等。還有據記載古時三公官位的府邸稱為「府」,九卿官位的府邸稱為「寺」,秦朝時皇帝派往在地方任職的宦官,他們的官邸都稱為「寺」,東漢時「寺」也只是被皇宮貴族所欣賞所允許的僧人講佛儲存經書的地方。而「廟」在古時與「寺」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其歷史要比「寺」要悠久的多,主要功能還是供皇宮貴族祭祀天地祭拜祖先擺放神位的場所。後也有帝皇將朝堂大殿稱為「廟堂」。
東漢永平年間,皇帝差秦景御林郎等人去往現在的印度當時的佛教發源地天竺求取經書和釋迦摩尼的佛像,並請來兩位天竺高僧講經。他們當時下榻的便是鴻臚寺,因當時經書有四十多冊和佛像都擠在高僧居住的地方並不合適,便隨即在洛陽修建了一座「白馬寺」便於擺放和高僧講解,最主要是「白馬寺」可以供皇帝等皇宮貴族單獨瞻仰和居住。「白馬寺」便是東漢時期第一座寺廟。「寺廟經濟」是指圍繞類似於白馬寺一樣的佛教寺廟而衍生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佛教是東漢明帝年間傳入中原,但因當時極推崇儒學和道教,所以佛教只能默默蟄伏。而寺院經濟也隨佛教一同萌芽。直到東漢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因氣候嚴峻而大批向中原遷移,這激化了矛盾,使得西漢時期多人拉犁的土地耕作方式出現,更促進了大量百姓只依靠朝廷的莊園經濟發展。而莊園經濟內複雜血緣關係的弊端使當時人們迫於掙脫儒家「孝道」觀念的束縛,從而一下促成了佛教的產生。
佛教在東晉這個大亂世時期,以像濟世救人,團結救國等主觀理念的號召從而使得當時社會大危機的解除才得以猛然興起。因前期觀念號召的貢獻使佛門僧侶享有不用尊敬帝王,不必拜別孝敬父母,更不用遵守禮製法制和向朝廷納稅服兵役等等特權,這使得寺廟拔地而起,霖霖力力,人們爭先恐後的都去拜佛門當僧侶,可想而知僧侶人數的龐大。
寺廟的「遍地開花」,僧侶的人數龐大,無形中使寺院經濟發展迅速。東晉時期,佛門寺廟的經濟活動除了維持寺內僧侶的衣穿用度,吃喝和進行宗教活動等正常的日常開銷外,還有了土地田圃的開墾耕作,與商開展商業活動,手工作坊的設立甚至於為百姓卜卦占卜,看病抓藥等等謀私利的經濟活動。
史料曾記載說;一個寺廟的護法可以一次借錢二十萬,這種種說明寺院經濟從最初的布施到後發展成多種形式實體經濟都不是為傳經道義,平民百姓做善事,而是披著善意的外衣為自己斂財聚財。寺院經濟隨著東漢佛教的傳入而萌芽,再因東晉莊園經濟而產出後因土地耕作方式的改變而發展,它依附於封建制度和教義下,一路發展成了「歪門邪道」。二 成於南北朝,四百多年的頂峰,封建王朝利用宗教思想鞏固階級統治的形式之一寺廟經濟南北朝時期,佛教已經廣泛普及並且超快速發展,寺廟經濟隨著佛教的發展儼然形成了固有的經濟模式。不用向朝廷繳納賦稅成了雄厚財產私有製得天獨厚的條件,寺廟經濟看似是一個圍繞寺廟而進行經濟活動的經濟形式,但財物最後的流向還是少數人的口袋。
寺廟經濟所對應的嚴格的寺廟階級制度也在南北朝落成,寺廟幾百座,僧侶十幾萬,資產無比雄厚,涉及幾個省市,但所謂的高級的僧侶就只有那麼幾個,可見大量斂來的財物並不是十幾萬僧侶的共同財產,而是高級僧侶的私人財產。高級僧侶被當成稱作「富人僧侶」,「富人僧侶」所在的就是貴族階級,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大多數僧侶就是被統治者,「富人僧侶」的出現也預示著寺廟經濟最終的模式的形成,它無疑不是封建王朝中世俗封建地主等級的縮影。
南朝時期梁武帝將佛教定位「國教」,這又給寺廟經濟一個攀升的契機。那時的百姓不是爭相去做官而是爭相去做「和尚」,至此寺廟僧侶猛然增長,僧侶人數的增加使寺廟的興建遍布南北朝各地。寺廟經濟達到頂峰時據記載,北魏時,僧侶有數千人;到北魏末年,寺廟就有三萬座,而僧侶就有兩百萬人;北周時期,寺廟四萬座,僧侶三百萬人。
南朝時,不管是宋還是齊寺廟和僧侶的數字都是非常驚人的,而像等級較高的僧侶還有大量奴婢供其享樂。寺廟經濟發展鼎盛也側面顯示的是封建王朝對於階級統治的鞏固,無論是前期的儒學還是後的佛教、道教,宗教的廣泛傳播最主要還是服務於封建王朝,也只有做封建帝王的「手」才能有政治經濟方面的條件去發展和掠奪。
作為封建王朝鞏固階級統治的形式之一,寺廟經濟自然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先天條件才能發揮作用,先天的「優勢」和後天發展過程中不同階級不同原因的蓄力,才能使寺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那些因素的助力讓寺廟經濟發展到頂峰呢?
首先是封建統治者的喜愛和賞賜。在梁武帝時期,寺廟經濟最為膨脹,這與梁武帝沉迷佛學有著不可厚非的關係。梁武帝當時自稱為「菩薩」,他曾三次委身到寺廟中讓朝廷文武百官和皇宮貴族拿以千萬錢財供奉他,而其中一次對於寺廟的賞賜就達一千九百多萬,這對於寺廟來說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賞了,可由於皇帝做出了表率,皇子,大臣,後宮嬪妃等自然要跟隨皇帝的步伐繼而又賞賜了六百多萬。因為皇帝的過分喜愛,南朝時大部分的寺廟都是皇宮貴族或機要大臣興建的。
其次是前期莊園經濟土地遺留問題使得寺廟大肆侵佔掠奪土地。因莊園經濟時土地耕作主要是依靠朝廷,不是百姓自行勞苦耕作,所以後期當朝廷無暇顧及顧及,百姓沒有能力去耕作的亂象下,寺廟經濟中的「貴族」開始大肆的掠奪土地並再讓貧民耕作,一朝的第一產業農業就大部分掌握在寺廟經濟主中。最後是大量貧民的投靠和依附。南朝時,繁重賦稅是普通耕作農民負擔不起的,而寺廟經濟下的土地耕作是不需要向朝廷繳納賦稅的,所以大量的農民都自願依附在寺廟經濟下。
封建帝王的喜愛賞賜是為了宗教能更好的為階級統治服務,土地大量聚集在寺廟經濟地主手中使得平民百姓也都在寺廟經濟下。而寺廟經濟之所以能夠鼎盛四百年,達到如此「癲狂」的現象就是因為它作為宗教精神文化上有封建王朝做庇護,下又控制掌握著平民百姓和土地,但也由此招到了封建王朝的追滅。三 唐中葉的衰敗,寺廟經濟與封建王朝在經濟,平民,權利上多次爭奪,使得封建王朝將其覆滅寺廟經濟本是封建王朝鞏固統治的一種手段,應為依存在宗教道義下,作為一條無形的紐帶上連帝王朝廷下系平民百姓,封建王朝為其花費大量精力財力培植為階級統治服務,它本應全心全意為帝王服務,可當利欲熏心,權利過大,手中掌握命脈時就會想要自己坐坐帝王寶座,與皇宮貴族分一杯羹。寺廟經濟的產生本就是矛盾的,一方面恩賜縱容,另方面又不加以約束,使得這些「貴族僧侶」聯合起來站在朝廷的對立面時便難以控制。寺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有以下原因使得封建統治者大舉滅佛。
一是阻礙土地改革,妨礙帝王階級統治。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帝王經大臣諫言決定進行土地耕作方面的改革並頒布律法,可這嚴重危害了寺廟經濟體制庇護的「貴族」,他們就橫加阻攔,阻止土改。如果封建帝王想要改革還屢屢受挫,這就嚴重危害了封建統治。
二是跟封建王朝爭奪土地,勞動力,賦稅甚至經濟。封建統治者想要土地私有化無疑就是要重新控制土地,拿回土地所有權。土地表示這疆土,代表著勞動力,勞動力就代表這一切經濟的基礎。
三是神權與王權的矛盾和對立。寺廟經濟是應王權而急劇發展壯大的,但當一個朝代一個國號下兩個權利聚集便是矛盾的激化,寺廟經濟所代表的宗教一派發展到神權的位置就是它要滅亡的時候。
四是變相剝削,讓百姓苦不堪言。寺廟經濟下的僧侶用土地,自由作為誘餌慌騙平民百姓為其無償賣命,為斂財添設勞動力。向外放高利貸成了牟利的根本手段,以財斂財的方式讓不管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飽受其害,雖之一方法催生了寺廟經濟的發展,但受到傷害的是舉國上下。
寺廟經濟的發展史是從最初的傳經道義,傳播新思想到剝削斂財直到後期鼓動參與起義,使到封建帝王多次大舉消滅佛門,而寺廟經濟所延伸的一系列事物死灰復燃多次直至唐朝中期才徹底剿滅。雖弊大於利但也是經濟形式之一,也為封建政治做了一定的貢獻,更為後世的統治者提供了寶貴經驗。四 寺廟經濟是封建社會經濟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前期的經驗促成了現今多種漢傳佛教寺廟的管理類型的形成寺廟經濟的毒瘤部分經封建帝王階級較長時間的打擊,雖在唐中葉消聲滅跡,但它其中部分在宋明清時期又再次復燃,而其主要形式是靠僧侶去布施,朝廷恩賜和多方人士的捐助來維持基本的日常開銷,其主要功能也是傳播佛學,誦經講經等宗教活動的場所。
宗教作為一種神秘的文化精神信仰存在於當今社會,是一種民族信仰的體現,是人們精神的依託,佛教從東漢產入中原至今已幾千年,雖經歷了漂泊動蕩,但源遠流長發揚光大,為現今的華夏兒女留下了不少瑰寶載體和精神力量,現今的漢傳佛教寺廟主要是以;一寺廟僧侶自主管理。例如千佛塔寺;二國辦型,就是政府出面主導修繕等。例如元山寺;三私人創辦,由投資人和僧侶組成。例如白水寺;四政府與僧侶合作。例如雲寺慶;五僧侶與投資商合作。例如侶人寺;六類似夫妻廟等形式;七政府、僧侶、投資商三方合作。例如法門寺。
寺廟經濟作為封建經濟形式的一種,演變至今已經變成了一種特有的經濟形式。寺廟經濟整體的發展是指漢傳佛教的發展,但寺廟經濟不單單是指關於圍繞佛教寺廟而展開的經濟活動,而後傳入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只要是有宗教的傳播就會有寺廟經濟活動是展開,因為寺廟經濟本身是信仰宗教的僧侶們通過開展經濟活動而實現自給自足。寺廟經濟在後續的發展中與民族經濟和國民經濟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是有民族的地方就會有宗教有宗教的地方就會有寺廟經濟。民族和宗教在當今社會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而作為自古就多民族聚居融合的中國,寺廟經濟無疑是現今民族經濟的一個補充。
其次寺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縮影。寺廟經濟是中國古代傳統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明現今的國民經濟不就是從中國古代傳統經濟發展升華而來。從國民經濟里俯瞰可以看到寺廟經濟的影子。再者國民經濟和民族經濟的本質來源於寺廟經濟。
寺廟經濟的衰盛為此後的歷朝歷代敲響警鐘,而國民經濟與民族經濟的本質是社會經濟生活,寺廟經濟圍繞寺廟而展開經濟活動,所以就是社會經濟生活。最後不管是那種經濟目的都是一致的。國民經濟和民族經濟是為現在人們生活所服務,寺廟經濟在其發展至今天也是為人民所服務。
興於東晉,繁盛四百多年,寺廟經濟,中國古代封建經濟形式之一
寺廟作為「上層建築」宗教現實中的實體,是傳播宗教文化的載體。圍繞寺廟所延伸的經濟形式是中國古代封建經濟形式之一,而寺廟經濟在其產生和發展過程中對當時的封建王朝的階級統治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覆滅後的寺廟經濟對後世漢傳佛教寺廟的管理起著前車之鑒的作用。
一 萌於東漢,產生髮展於東晉,寺廟經濟與宗教傳入、莊園經濟、土地耕作相輔相成
「寺」在東漢前一般是官差辦公的辦公大樓,例如大理寺是管刑事的部門,還有鴻臚寺等等。還有據記載古時三公官位的府邸稱為「府」,九卿官位的府邸稱為「寺」,秦朝時皇帝派往在地方任職的宦官,他們的官邸都稱為「寺」,東漢時「寺」也只是被皇宮貴族所欣賞所允許的僧人講佛儲存經書的地方。而「廟」在古時與「寺」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其歷史要比「寺」要悠久的多,主要功能還是供皇宮貴族祭祀天地祭拜祖先擺放神位的場所。後也有帝皇將朝堂大殿稱為「廟堂」。
東漢永平年間,皇帝差秦景御林郎等人去往現在的印度當時的佛教發源地天竺求取經書和釋迦摩尼的佛像,並請來兩位天竺高僧講經。他們當時下榻的便是鴻臚寺,因當時經書有四十多冊和佛像都擠在高僧居住的地方並不合適,便隨即在洛陽修建了一座「白馬寺」便於擺放和高僧講解,最主要是「白馬寺」可以供皇帝等皇宮貴族單獨瞻仰和居住。「白馬寺」便是東漢時期第一座寺廟。「寺廟經濟」是指圍繞類似於白馬寺一樣的佛教寺廟而衍生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佛教是東漢明帝年間傳入中原,但因當時極推崇儒學和道教,所以佛教只能默默蟄伏。而寺院經濟也隨佛教一同萌芽。直到東漢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因氣候嚴峻而大批向中原遷移,這激化了矛盾,使得西漢時期多人拉犁的土地耕作方式出現,更促進了大量百姓只依靠朝廷的莊園經濟發展。而莊園經濟內複雜血緣關係的弊端使當時人們迫於掙脫儒家「孝道」觀念的束縛,從而一下促成了佛教的產生。
佛教在東晉這個大亂世時期,以像濟世救人,團結救國等主觀理念的號召從而使得當時社會大危機的解除才得以猛然興起。因前期觀念號召的貢獻使佛門僧侶享有不用尊敬帝王,不必拜別孝敬父母,更不用遵守禮製法制和向朝廷納稅服兵役等等特權,這使得寺廟拔地而起,霖霖力力,人們爭先恐後的都去拜佛門當僧侶,可想而知僧侶人數的龐大。
寺廟的「遍地開花」,僧侶的人數龐大,無形中使寺院經濟發展迅速。東晉時期,佛門寺廟的經濟活動除了維持寺內僧侶的衣穿用度,吃喝和進行宗教活動等正常的日常開銷外,還有了土地田圃的開墾耕作,與商開展商業活動,手工作坊的設立甚至於為百姓卜卦占卜,看病抓藥等等謀私利的經濟活動。
史料曾記載說;一個寺廟的護法可以一次借錢二十萬,這種種說明寺院經濟從最初的布施到後發展成多種形式實體經濟都不是為傳經道義,平民百姓做善事,而是披著善意的外衣為自己斂財聚財。寺院經濟隨著東漢佛教的傳入而萌芽,再因東晉莊園經濟而產出後因土地耕作方式的改變而發展,它依附於封建制度和教義下,一路發展成了「歪門邪道」。
二 成於南北朝,四百多年的頂峰,封建王朝利用宗教思想鞏固階級統治的形式之一寺廟經濟
南北朝時期,佛教已經廣泛普及並且超快速發展,寺廟經濟隨著佛教的發展儼然形成了固有的經濟模式。不用向朝廷繳納賦稅成了雄厚財產私有製得天獨厚的條件,寺廟經濟看似是一個圍繞寺廟而進行經濟活動的經濟形式,但財物最後的流向還是少數人的口袋。
寺廟經濟所對應的嚴格的寺廟階級制度也在南北朝落成,寺廟幾百座,僧侶十幾萬,資產無比雄厚,涉及幾個省市,但所謂的高級的僧侶就只有那麼幾個,可見大量斂來的財物並不是十幾萬僧侶的共同財產,而是高級僧侶的私人財產。高級僧侶被當成稱作「富人僧侶」,「富人僧侶」所在的就是貴族階級,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大多數僧侶就是被統治者,「富人僧侶」的出現也預示著寺廟經濟最終的模式的形成,它無疑不是封建王朝中世俗封建地主等級的縮影。
南朝時期梁武帝將佛教定位「國教」,這又給寺廟經濟一個攀升的契機。那時的百姓不是爭相去做官而是爭相去做「和尚」,至此寺廟僧侶猛然增長,僧侶人數的增加使寺廟的興建遍布南北朝各地。寺廟經濟達到頂峰時據記載,北魏時,僧侶有數千人;到北魏末年,寺廟就有三萬座,而僧侶就有兩百萬人;北周時期,寺廟四萬座,僧侶三百萬人。
南朝時,不管是宋還是齊寺廟和僧侶的數字都是非常驚人的,而像等級較高的僧侶還有大量奴婢供其享樂。寺廟經濟發展鼎盛也側面顯示的是封建王朝對於階級統治的鞏固,無論是前期的儒學還是後的佛教、道教,宗教的廣泛傳播最主要還是服務於封建王朝,也只有做封建帝王的「手」才能有政治經濟方面的條件去發展和掠奪。
作為封建王朝鞏固階級統治的形式之一,寺廟經濟自然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先天條件才能發揮作用,先天的「優勢」和後天發展過程中不同階級不同原因的蓄力,才能使寺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那些因素的助力讓寺廟經濟發展到頂峰呢?
首先是封建統治者的喜愛和賞賜。在梁武帝時期,寺廟經濟最為膨脹,這與梁武帝沉迷佛學有著不可厚非的關係。梁武帝當時自稱為「菩薩」,他曾三次委身到寺廟中讓朝廷文武百官和皇宮貴族拿以千萬錢財供奉他,而其中一次對於寺廟的賞賜就達一千九百多萬,這對於寺廟來說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賞了,可由於皇帝做出了表率,皇子,大臣,後宮嬪妃等自然要跟隨皇帝的步伐繼而又賞賜了六百多萬。因為皇帝的過分喜愛,南朝時大部分的寺廟都是皇宮貴族或機要大臣興建的。
其次是前期莊園經濟土地遺留問題使得寺廟大肆侵佔掠奪土地。因莊園經濟時土地耕作主要是依靠朝廷,不是百姓自行勞苦耕作,所以後期當朝廷無暇顧及顧及,百姓沒有能力去耕作的亂象下,寺廟經濟中的「貴族」開始大肆的掠奪土地並再讓貧民耕作,一朝的第一產業農業就大部分掌握在寺廟經濟主中。最後是大量貧民的投靠和依附。南朝時,繁重賦稅是普通耕作農民負擔不起的,而寺廟經濟下的土地耕作是不需要向朝廷繳納賦稅的,所以大量的農民都自願依附在寺廟經濟下。
封建帝王的喜愛賞賜是為了宗教能更好的為階級統治服務,土地大量聚集在寺廟經濟地主手中使得平民百姓也都在寺廟經濟下。而寺廟經濟之所以能夠鼎盛四百年,達到如此「癲狂」的現象就是因為它作為宗教精神文化上有封建王朝做庇護,下又控制掌握著平民百姓和土地,但也由此招到了封建王朝的追滅。
三 唐中葉的衰敗,寺廟經濟與封建王朝在經濟,平民,權利上多次爭奪,使得封建王朝將其覆滅
寺廟經濟本是封建王朝鞏固統治的一種手段,應為依存在宗教道義下,作為一條無形的紐帶上連帝王朝廷下系平民百姓,封建王朝為其花費大量精力財力培植為階級統治服務,它本應全心全意為帝王服務,可當利欲熏心,權利過大,手中掌握命脈時就會想要自己坐坐帝王寶座,與皇宮貴族分一杯羹。寺廟經濟的產生本就是矛盾的,一方面恩賜縱容,另方面又不加以約束,使得這些「貴族僧侶」聯合起來站在朝廷的對立面時便難以控制。寺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有以下原因使得封建統治者大舉滅佛。
一是阻礙土地改革,妨礙帝王階級統治。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帝王經大臣諫言決定進行土地耕作方面的改革並頒布律法,可這嚴重危害了寺廟經濟體制庇護的「貴族」,他們就橫加阻攔,阻止土改。如果封建帝王想要改革還屢屢受挫,這就嚴重危害了封建統治。
二是跟封建王朝爭奪土地,勞動力,賦稅甚至經濟。封建統治者想要土地私有化無疑就是要重新控制土地,拿回土地所有權。土地表示這疆土,代表著勞動力,勞動力就代表這一切經濟的基礎。
三是神權與王權的矛盾和對立。寺廟經濟是應王權而急劇發展壯大的,但當一個朝代一個國號下兩個權利聚集便是矛盾的激化,寺廟經濟所代表的宗教一派發展到神權的位置就是它要滅亡的時候。
四是變相剝削,讓百姓苦不堪言。寺廟經濟下的僧侶用土地,自由作為誘餌慌騙平民百姓為其無償賣命,為斂財添設勞動力。向外放高利貸成了牟利的根本手段,以財斂財的方式讓不管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飽受其害,雖之一方法催生了寺廟經濟的發展,但受到傷害的是舉國上下。
寺廟經濟的發展史是從最初的傳經道義,傳播新思想到剝削斂財直到後期鼓動參與起義,使到封建帝王多次大舉消滅佛門,而寺廟經濟所延伸的一系列事物死灰復燃多次直至唐朝中期才徹底剿滅。雖弊大於利但也是經濟形式之一,也為封建政治做了一定的貢獻,更為後世的統治者提供了寶貴經驗。
四 寺廟經濟是封建社會經濟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前期的經驗促成了現今多種漢傳佛教寺廟的管理類型的形成
寺廟經濟的毒瘤部分經封建帝王階級較長時間的打擊,雖在唐中葉消聲滅跡,但它其中部分在宋明清時期又再次復燃,而其主要形式是靠僧侶去布施,朝廷恩賜和多方人士的捐助來維持基本的日常開銷,其主要功能也是傳播佛學,誦經講經等宗教活動的場所。
宗教作為一種神秘的文化精神信仰存在於當今社會,是一種民族信仰的體現,是人們精神的依託,佛教從東漢產入中原至今已幾千年,雖經歷了漂泊動蕩,但源遠流長發揚光大,為現今的華夏兒女留下了不少瑰寶載體和精神力量,現今的漢傳佛教寺廟主要是以;一寺廟僧侶自主管理。例如千佛塔寺;二國辦型,就是政府出面主導修繕等。例如元山寺;三私人創辦,由投資人和僧侶組成。例如白水寺;四政府與僧侶合作。例如雲寺慶;五僧侶與投資商合作。例如侶人寺;六類似夫妻廟等形式;七政府、僧侶、投資商三方合作。例如法門寺。
寺廟經濟作為封建經濟形式的一種,演變至今已經變成了一種特有的經濟形式。寺廟經濟整體的發展是指漢傳佛教的發展,但寺廟經濟不單單是指關於圍繞佛教寺廟而展開的經濟活動,而後傳入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只要是有宗教的傳播就會有寺廟經濟活動是展開,因為寺廟經濟本身是信仰宗教的僧侶們通過開展經濟活動而實現自給自足。寺廟經濟在後續的發展中與民族經濟和國民經濟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是有民族的地方就會有宗教有宗教的地方就會有寺廟經濟。民族和宗教在當今社會才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而作為自古就多民族聚居融合的中國,寺廟經濟無疑是現今民族經濟的一個補充。
其次寺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縮影。寺廟經濟是中國古代傳統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明現今的國民經濟不就是從中國古代傳統經濟發展升華而來。從國民經濟里俯瞰可以看到寺廟經濟的影子。再者國民經濟和民族經濟的本質來源於寺廟經濟。
寺廟經濟的衰盛為此後的歷朝歷代敲響警鐘,而國民經濟與民族經濟的本質是社會經濟生活,寺廟經濟圍繞寺廟而展開經濟活動,所以就是社會經濟生活。最後不管是那種經濟目的都是一致的。國民經濟和民族經濟是為現在人們生活所服務,寺廟經濟在其發展至今天也是為人民所服務。